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校平台 > 协同育人活动

协同育人活动

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家校沟通工作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9-01-16  来源:  作者: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依据,深入落实北京市《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京教德[2008]4号)和朝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职责,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主动发展,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家庭”为宗旨,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密切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家校联系沟通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和部署此项工作,并对此项工作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与考核,推广先进经验。 

  领导小组 

    长:杨亚民   

  副组长:丁文超  叶友文     

    员:杨帅 夏辰晖 杨帅 侯德森 

  工作小组 

    长:丁文超 

  副组长:杨帅 

    员:康丽娜、肖玉涛、王建、刘胜男、年级组长及班主任 

  二、沟通形式 

  (一)建立完善家长教师协会 

        依托家长教师协会,组建家长志愿者联盟、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生教育教学活动。成立校级、年级、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执委会。协助学校开发更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资源。 

  (二)举办开放式办学系列活动 

  一是每学期开学后第二个月设立“家长开放周”,分别邀请各年级家长及教育专家走进学校,走近教师,走进教育现场,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二是确立每年四月设立“家长开放日”,将学校课程安排向家长公布,让家长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随时有组织的进入课堂。开放周、开放日期间,我校所有教师的课堂都向家长开放。课后,邀请家长们查阅孩子的作业、笔记以及教师备课等;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与家长尽情交流或发放听课信息反馈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帮助学校改进工作。并且,组织各个特色社团,进行文体活动展示。充分展示出学校育人理念与特色。 

  (三)定期公布家校联系方式,完善接待日制度。 

  为切实畅通家长朋友的诉求与表达,以便及时了解家长朋友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每学期及时向家长发布电访、网络邮箱、信箱的联系方式以及家长接待日的安排。由家长教师协会副会长负责,及时将建议和意见加以汇总,以便及时解决。 

  (四)完善学校家校沟通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对干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家校沟通职责要求,建立考核评价细则,纳入学校绩效资金管理。根据各类人员家校沟通工作效果与表现,进行每月考核评价。 

  完善家访制度,明确家访方式: 

  ①上门与家长沟通:教师利用课余及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访问,与家长沟通,相互了解情况。  

  ②家长来访:家长主动到学校或教师家中访问,交流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 

  ③通知家长来访(约访):因某件事情,而由学校或有关教师通知家长到学校,相互沟通处理。  

  ④电话访问(电访):教师通过电话的形式,与家长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  

  ⑤书信、微信、QQ聊天、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信访)等:与家长随时进行联系与沟通。 

  三、工作安排 

  (一)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家校沟通制度集》。逐步制定完善、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开放日制度、家长接待日制度、家校沟通考核评价制度等。负责人:杨帅  

  (二)召开班主任会议,全体教职工会议层层进行开展教师与家长沟通活动的动员。负责人:杨帅 

  (三)每学期初每位教师将家校沟通工作纳入个人工作计划。负责人:叶友文、丁文超 

  (四)每学期召开一次家校沟通工作体会、经验交流会或座谈会。负责人:侯德森、杨帅 

  四、教师与家长沟通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要向家长介绍学校现状、发展规划及班级工作的计划。 

  4、双向沟通家校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形式以及总结推荐其成功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5、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6、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7、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8、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9、宣传与讲解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与要求。 

  五、教师与家长沟通原则 

  为了切实做好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我们应努力做到普遍访与重点访相结合、经常访与定期访相结合。教师与家长沟通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教师与家长沟通,应包括全部学生的教师与家长沟通。重点是学有潜力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难管理的学生、有安全隐患的学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等。 

  六、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求 

  1、班主任每学年家访不少于班级人数的1/3;暑假期间,对新接班学生遍访一次。 

  2、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发生问题,应常访、多访。 

  3、教师与家长沟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4、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 

  5、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 

  6、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言行举止要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不得接受家长赠送的钱物。 

  7、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应互相留下联系电话,及时通报双方各自情况。 

  8、做好教师与家长沟通记录,按要求撰写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体会。 

  七、教师与家长沟通注意事项 

  1、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改进教育方法。 

  2、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3、注意交流方式方法,切忌告状式沟通。 

  4、尊重家长,抱着热诚欢迎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意见,切忌与家长“斗气”。 

  5、牢记安全第一,注意教师与家长沟通中的交通等方面的安全。 

  八、考核 

  1、每月上交家校沟通记录,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对教师与家长沟通记录进行检查考评并通报。 

  2、学校把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班主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3、对教师与家长沟通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教师与家长沟通经验进行推广。 

  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小红门分校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龙爪树834号 学校传真电话:010-67643226

京ICP备05038995号